2023/4/14 节选自
《孙子》是一本讲打仗的书,孙子的思想用在交易上,居然完全相通。北宋程颐所言:“天下之理一也,途虽殊而其归则同,虑虽百而其致则一。”
一、概要
2500年前中国就产生了《孙子》这样一部伟大的兵法,跟我们的思维特点可能有很大关系。
交易中,也需要考虑阴阳互动,你每一次买卖都要有对手盘,一买一卖相互对应,有买必有卖。凯恩斯说选大众眼中的美女,也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。
在残酷战争博弈中总结出的兵法,对交易也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《孙子》共十三章,依次顺序是:
《计篇》:开战前的比较分析,有没有胜算,双方优劣势对比。打得赢才打。
《作战篇》:开始准备战争资源,计算后勤供应、费用预算、资源保障。
《谋攻篇》:谋划攻敌之道。“全胜”是本篇的灵魂。
《形篇》:布局攻守,何时攻。“先胜”是本篇的核心。
《势篇》:如何攻,如何形成致命一击。
《虚实篇》:选择什么地方作为破局点和主攻方向。
《军争篇》:争夺主动权。
《九变篇》:作战过程中,根据具体情况,灵活运用打法。
《行军篇》:如何驻扎、宿营和部署,如何判断敌情等。
《地形篇》:军事地形,不同的地形如何作战。
《九地篇》:战略地理。力量分布不同所形成的九种不同的战略地理环境。
《火攻篇》:以火攻敌。
《用间篇》:间谍的使用。该篇虽然是最后一篇,但它是第一篇《计篇》的前提。
二、胜算几何?(一)
做交易,所谓天时,就是市场大势,当指数是上升趋势时,看到股票突破买,胜率极高,一买一个准;但若指数是下跌趋势,哪怕有少数股票突破,也大多是假突破,胜率极低。
天下大势,浩浩汤汤;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没行情时,别瞎折腾;行情来时,才是赚钱的时候。
古人说,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如果没有完善的交易系统,就算牛市来了,大多数人也抓不住。哪怕侥幸抓住了,也不一定能把浮盈变成实际盈利。
对交易来说,如果没有完善的策略,谈心态毫无意义,只是鸡汤和废话。比如,跌破趋势线,下跌趋势形成,一知半解的人还拿“别人恐惧我贪婪”来安慰自己,只会让自己越套越深。比如股价刚突破,有人赚一点就落袋为安,却拿“别人贪婪我恐惧”当借口,最后只能是踏空。
对大部分人来说,都还没有策略,也没有计划,根本没资格谈心态建设。别把亏损归咎于心态,可能主要还是不懂。
新手做交易,最大的问题是多谋少决,本来计划好突破买,真突破了不敢下手,涨几天才忍不住买;本来准备跌破均线卖,真跌破了想等等看,看继续跌才忍不住割肉。最后,本该赚钱的交易,做成了亏损的。
有个成语叫“多谋善断”,就是告诉我们,既要多谋,也要善断,不然再多的谋划也无用。
世上从来没有百分百必胜的事,没有勇,就做不成事。最忌讳的就是下决心时,犹犹豫豫,婆婆妈妈,瞻前顾后,最后坐失良机,陷入被动。
很多人幻想着十年十倍而来股市,遇到点股价波动就焦虑不安,此为“色厉胆薄”;遇到大涨或大跌便手足无措,在加仓和止损中来回纠结,此为“好谋无断”;无数次幻想靠股市改变命运,实际操作又畏首畏尾,一点钱也不想亏。该止损时下不了手,反而又改成越跌越买,试图摊低成本,此为“干大事而惜身”;看到别人赚钱就眼红,不按计划操作,随意买卖,此为“见小利而忘命”。
其中,“好谋无断”就是无“勇”。
三、胜算几何?(二)
买入一只股票之前,我们多问自己几个问题:
1、大盘整体趋势向上吗?
2、所属行业指数走势强吗?
3、企业基本面有成长性吗?
4、是否有负面消息或财务造假?
5、持仓的机构多吗?
6、现在是好的趋势性买点吗?
7、操作计划完善可行吗?
9、如果明天大跌,触发止损,能否接受?
不管你用的是何种交易策略,最好能有这样一张表,买入前仔细对比分析,管住自己的手,谋定而后动。不要买入后,遇到大涨大跌,再到处问该怎么办。
对交易来说,知行不一的原因是什么?别总说心态不好,根本原因是认知不到位。
交易,很多人不会止损,触发止损止盈信号,他们总想等等看,也许明天就又涨回来了。究其原因,就是认知不到位。特别是连续三次止损后,又涨回来了,那下次再触发止损,对交易系统认知不够的人,应该就不会再执行了。
下图,是2015年牛市中同花顺的走势图,如果按照“跌破20日均线卖出,站上20日均线持有”的计划操作,在整轮牛市中,共卖出同花顺6次,但前5次卖出后,很快又买回来了。
不懂策略的人会觉得,前5次卖出都是错的,如果不卖赚的会更多。但懂策略的人知道,正是有前5次看似错误的“卖出”,才让我们在后面的股灾中保住了利润。就像开车系安全带,几年都没出事,你能说系安全带是错的吗?
所有的执行问题,都是认知问题。
再多说几句,我的止盈原则是:对于上升趋势的股票,跌破一条不易跌破的均线就卖出,站上均线或短期突破新高再买回来。
注意,必须是上升趋势的股票,那种长期震荡的就别用均线了,均线只适合跟踪趋势,震荡市不行。再者,不是什么股票都用20日均线,有的走势凌厉就用10日均线,有的慢牛票用60日均线,不是固定的参数,关键是不易跌破,且跌破卖出的回撤你能接受。
理解了再用,方可“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”。不要只听个答案,死记硬背,最后只能是纸上谈兵。
计利以听,乃为之势,以佐其外。势者,因利而制权也。
分析利害条件,使意见被采纳,然后就造成有利的态势,以便充分利用外部的条件。所谓“势”,就是根据对自己有利的条件,灵活地采取权变之策。
通过“五事七计”的SWOT分析,我们清楚知道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势,但若临战时不能创造出克敌制胜的“势”,那也不能完全战胜敌军。
这里所说的“势”,不是自然形成的,而是人为创造出来的。所以,才有了接下来“兵者,诡道也”之说。
这段话,很多人都看不懂,其实是不理解“形”与“势”的概念。等到后面的《形篇》和《势篇》再去解释,这里暂且放着,不影响我们对孙子思想的理解。
读古书,有两种读法,一种是一字一句的考据,比如,茴有几种写法;对某段历史翻案;另一种是关注作者思想,学以致用,重视实践。前者容易变成书呆子,后者有望成就大事业。
兵者,诡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。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实而备之,强而避之,怒而挠之,卑而骄之,佚而劳之,亲而离之,攻其不备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
用兵打仗,就是要利用各种伪装,让敌军看不透我方的真实意图。所以明明能打,但我假装不能打;明明能用这种打法打,但我假装不用;明明要在近处打,却假装在远处打;明明要在远处打,却假装在近处打;对方贪利,就用小利引诱他;制造混乱,以乘机攻击他;对方力量充实,就注意防备他;对方兵力强大,就暂时避开他;对方暴躁易怒,就设法挑逗他;对方谦卑沉静,就设法使他骄纵;对方休整良好,就设法使之疲劳;对方内部团结,就设法离间他;要在对方毫无防备之处发动进攻,在对方意想不到的时间采取行动。这是兵家取胜的奥秘,是不能提前规定的。
孙子在这里,一口气讲了十二条诡道,刘伯承有句话概括的很形象:“猫吃耗子,盘软了再吃。”
打仗的原则是,弱而后打。先用各种策略去调动对手,想方设法让他露出破绽,让其变成好打之敌,然后一战而定。
下图是震荡市中,大众的心理变化情况,由此才能真正理解何为“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”。

面对市场波动,要是天天盯着分时图那点波动,谁也救不了你。
市场最怕什么?
市场最怕你不关注它,不研究它。当你不关注短线波动时,你就不会被短线牵着鼻子走。破均线就走,短期创新高或站上均线再进,其他波动忽略。
我不希望大家以为市场故意跟你作对,或者说背后有什么庄家针对你。
很多人看待市场,永远是各种阴谋论。故意扫止损,故意洗盘,故意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消灭散户…...其实,这些都是大众脑补的故事。市场是面镜子,你简单,市场就简单;你复杂,市场就复杂。相信各种阴谋论,对交易者来说,是百害而无一利的。因为你既没法解决,也没法证实,反而会对你的心态和策略信仰产生极大的干扰。
一旦相信阴谋论,你就只会将失败赖到别人头上,从不反思自己有没有改进的地方。
我用策略来应对市场的波动,这样我就永远占据主动,有行情才出手,没行情就随它波动,与我无关。
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:“五事七计”的分析是静态的,一旦上了战场,要随机应变。就像打拳,对着拳谱练动作没问题,但上了擂台,一定要根据对手的出招随机应变,不能死背答案。
四、兵贵神速
《股票大作手操盘术》的第四章“到手的钱财”写道:“每当把一个成功的交易平仓了结的时候,总取出一半的利润,储存到保险箱里积蓄起来。投机者唯一能从华尔街赚到的钱,就是当投机者了结一笔成功的交易后从账户里提出来的现金。”
“兵贵胜,不贵久”,就是交易中,最佳的入场,是一买就涨,一卖就跌,进场后股价会迅速脱离成本区。长期持有,让利润奔跑,不仅和“兵贵胜,不贵久”的理念相符,而且还是取用于国,因粮于敌,胜敌而益强。
何为胜?对我们来说,买入后就盈利,盈利越来越大,就是胜。兵贵神速,就是进场后股价迅速脱离成本区。盈利越来越多,雪球越滚越大,复利效应,就是因粮于敌,胜敌而益强。
如果入场后,走势不符合预期,甚至开始出现亏损,就不要跟它纠缠,触发止损要及时离场。如果亏损了还不断补仓,越跌越补,就违反了“役不再籍,粮不三载”的原则。
孙子“兵贵神速”的前提是“先胜而后战”。当年日本恰恰是最想速战速决的,他们想三个月灭亡中国,想攻克南京就逼迫中国投降。
主席是真正看懂了《孙子兵法》,他的持久战主张,就是要把日本拖入持久战的泥潭。战争日费千金,任何大国一旦陷入泥潭,最后一定是元气大伤。比如苏联折戟阿富汗,美国撤兵越南,都是如此。
五、上兵伐谋
做交易,最高的境界是赚容易赚的钱。当大盘是上升趋势,你看好的某只股票也突破了,此时买入的胜率很高;若大盘是下跌趋势,即使你看到有部分股票突破了,大多也是假突破。
聪明人喜欢说:“在大牛市赚钱算什么本事?大牛市的时候傻子都会赚钱,在熊市赚到钱才厉害。”对我来说,耐心等待那种连傻子都能赚钱的牛市,然后集中兵力一击必胜,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趋势交易跟价值投资冲突吗?一点也不冲突。比如有人说,我基本面分析能力超强,深入研究过A公司,它未来最少还有翻倍的涨幅,值得长期持有。
我会说,我相信你的主观分析,应该大概率是对的。但不如找一根不易跌破的均线,比如下面这种走势,120日均线是很难跌破的。长期持有没问题,但跌破120日均线咱就先出来,等站上再进。如果你的分析是对的,我相信这样的操作不会让你错失多少;如果你的分析是错的,那么设个均线做风控,会给你保命。这就叫以虞待不虞者胜。

六、先胜后战
“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”是主动权在谁手里?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,而不是天天睡不着,辗转反侧,祈祷运气降临。
比如交易中,哪怕再看好某股票,也要找一根不易跌破的均线,破了就先离场,涨了再跟来。
这样做的好处是,上涨你肯定能跟上,只是少赚一点,如果你眼光好,它真是大牛股,你也不会少赚;但如果看错了,一直跌跌不休,你不会睡不着觉,因为破均线你就走了,没有仓位,可以更客观冷静的去分析,未来也可以更从容的进场。
如何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?跌破均线离场,主动权在你手里,你能控制最大亏损;而亏损死扛,就丧失了主动权,只能听从市场摆布,难免会遇到黑天鹅,内心总是不安。
在金融市场上,善于火中取栗并不值得夸耀,因为他终究是会被火烧死的,只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。真正难能可贵的成功者,总是呆若木鸡。
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必胜,我们要追求的是不败。
什么叫“不可胜”?即我们持仓盈利在减少,甚至开始出现浮亏。简单说,市场的走向与我们主观预期不一致。此时,应该采取守势,慢慢降低仓位,直至空仓。
什么叫“可胜”?即我们持仓盈利在不断增加,市场走向与我们主观预判一致。此时,应该采取攻势,浮盈加仓,扩大战果。
唯有如此,才不会死。不死,才有未来。
切记,股票不要越跌越买,这样只要错一次,就是重仓大亏,一次就把过去多次的利润亏完。
真正的善战者,都是战胜了容易战胜的敌人,甚至是战胜了已经失败的敌人。不是把敌人打败了,而是看见敌人已经败了,他才开打。
交易中,令人惊奇的是,如果一个人顺势交易,他往往会觉得自己没有格调,没有主见,不能证明自己有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。万一顺势入市以后市场刚好出现调整,被迫止损离场,他更会感觉自己愚蠢,在别人眼中也丢尽面子。
而一旦逆势操作成功,人们的自我感觉会极好,会对自己的预测能力,胆量等给予极高的评价。
在牛市赚钱的人,无智名,无勇功,但这是大概率的,是容易的;在熊市还赚钱的人,光芒四射,能获得无数鲜花和掌声。趋势交易者,只做在牛市赚钱的人,熊市要不亏或少亏,尽量别做。
形,是己所素备,易见易知的格局;势,是因敌而设、藏于形后,制约敌我双方,表面上看不见的格局。形是静态的,势是动态的;形是可见的,势是不可见的。
你能看见的是形,形是打出去的牌,摆在桌面上的,比如,指标的金叉死叉,双头双底,放出来的新闻消息,公布的年报。
你看不见的是势,势是没打出去的牌,手上拿着的,要用心去揣测的,价格背后的逻辑怎么样,背后的力量怎么样。
技术面分析,基本面分析,都是从“形”分析,判断出后面的“势”。
“形胜”的一方是实力强的一方。实力是胜利的基础。但有没有实力是一回事,会不会用它是又一回事。
七、出奇制胜
读孙子,《势篇》最难懂;读《势篇》,奇正最难懂。
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。“以奇胜”的奇,念jī(机),奇数的奇。
“奇”就是“余奇”,“余奇”和《易经》摆草棍的演算方法有关,中国的数学传统,一直看重“余奇”。
易经上说,“大衍之数五十,其用四十有九。”“衍”就是“演”,推演的意思。用以推演占卦的数便是“大衍之数”,总共为50,使用的数是49。在占卦时,草棍要准备50根,然后拿出一根不用,用剩下的49根推算。
这根放在一边的草棍,绝不是可有可无,而是非常重要,它就是“余奇”。
“余奇”的重要性在哪里?主要在于,它是制造一切变化的关键。所有偶数加上这个“奇”,都会变成奇数;所有奇数减去这个“奇”,都会变成偶数。
中国古代的“奇”,还有个说法,是叫“零"。《说文解字·雨部》:“零,余雨也。”古书中的“零”和“霸”有关。本来都是雨点的意思。雨是点点滴滴的下,引申开来,便有了孤立、分散等意。
《李卫公问对》一书中记载:
太宗曰:“黄帝兵法,世传《握奇文》,或谓为《握机文》,何谓也?”
靖曰:“奇音机,故或传为机,其义则一。考其词云:‘四为正,四为奇,余奇为握机。’奇,余零也,因此谓机。”
看到这里,唐太宗和李靖的这段对话应该都能看懂了。我们的零,是余奇,而余奇是制造一切变化的关键。
“以奇胜”,常被误读为奇(qí)袭取胜,这是贪巧求速的心理作怪。孙子说的“以正合,以奇胜”的意思是,用正兵与敌人交战,但永远要留一支奇兵,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牌都打完了,留一张在手上,关键时刻打出去。
奇兵能出其不意,给对方一个“惊喜”,让他做梦都想不到。
奇正之间怎么相互转化呢?
其实很简单。已经投入战斗的,是正兵;预备队,是奇兵。预备队投上去,就变为正兵了。正在打的部队撤下来,又变成奇兵。
韩信在背水一战中取得的空前胜利,后世亦不乏将领争相效仿,可惜多画虎类犬,徒留东施效颦之讥。盖韩信之所以能大获全胜,除了“置之亡地而后存”外,还有个重要因素是,韩信善于出奇。表面看,他是背水列阵,置之死地而后生,而背后却派两千奇兵突袭赵营,给赵军制造了恐慌。
所谓势险,是能量的蓄积;所谓节短,是能量的释放。弩是当时最有杀伤力的兵器,用脚张开以后,可以蓄满强大的能量,一旦扣动扳机,就可以干脆利落,形成穿透之势。你前期准备约充分,蓄积的能量越大,最后动手就会越简单,打击结果就会越有效。
古时祭公谋父对周穆王说:“夫兵,戢而时动,动则威。”意思是,平时敛藏军队而在适当的时候动用,这样它才能显示出威力。
杰西·利佛摩尔说的“关键点”。股价震荡就让它震荡,震荡时间越久,蓄积的能量越强,未来趋势行情越大,此为“势险”;买入前积极准备,充分研究,公司基本面和行业景气周期都研究透,在股价以大阳线突破的那一刹那,果断买入,同时设止损,此为“节短”。
一年中,真正值得出手的机会并不多,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积极的准备。准备越充分,出手才能一战而定,一发而中。
先秦法家,理论基础是道家哲学,即顺应自然,无为而治。无为不是无所作为,而是高高在上,用道术做控制工具,让天下臣民按最合理的秩序各行其是,不加干涉,而坐观其成,好像自动化车间,全靠程序操作。
普通人要学会顺势,因为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;牛人会造势,让事情不得不按照自己谋划去发展变化。
八、避实击虚
唐太宗在谈《孙子》时说:“朕观诸兵书,无出孙武;孙武十三篇,无出《虚实》。夫用兵,识虚实之势,则无不胜焉。”
散户资金量不大,最大的优势是机动灵活,想买时就能买到,想卖也能及时卖出。散户的劣势是投研能力差,对公司很难有深刻的理解,容易被煽动。
所以,散户最优的策略是择强汰弱,始终持有上升趋势的股票,哪怕某个公司再看好,也等它形成上升趋势再买。
比如持仓中,某股票最近走势弱,跌破了20日均线,我可以瞬间就卖出;某股票强势突破,我也可以瞬间买进。这种操作,机构是做不到的。
遇到熊市,跌破均线我们可以瞬间离场,而机构只能眼睁睁看着股价大跌。
反观机构,由于资金量太大,只能慢慢买,建仓一只股票需要很长时间;卖出也一样,机构哪怕看到危险,也只能慢慢减仓,如果想快逃,就直接砸跌停了,谁也卖不出。机构的优势是投研能力强,对基本面有更深的理解。
有些散户持有弱势股,越跌越买,其实是放弃了自己灵活机动的优势,觉得自己投研能力很强,在自己具有劣势的战场上投入重兵,只要错一次,就是重仓大亏。
“怎么抓住主动权”,核心在于利益,知道对方最在乎什么,利用好人性。
在震荡市,很多投资者也有这样的感觉,今天这个行业强势,明天那个行业领跑,热点切换非常快,追进去就被套。刚三根阳线改变信仰,然后就开始跌;刚跌到肉疼割肉,又开始涨。当大众被市场折腾得精疲力尽时,真正的趋势才开始,而此时很多人已经不相信了。
毛教员曾说:“我们的战略是‘以一当十’,我们的战术是‘以十当一’。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。”
为什么战略是“以一当十”?
因为国军兵力多,装备强,我军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态势下。战略上,必须要以少打多,以弱胜强,以一当十。
为什么战术是“以十当一”?
因为要想战胜敌人,必须在局部战场集中优势兵力,形成以十打一的绝对优势。
当年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,国军进攻兵力是10万,红军是3万;第二次反围剿,国军进攻兵力是20万,红军是3万;第三次反围剿,国军进攻兵力是30万,红军还是3万。
国军越来越多,这仗还怎么打?
翻阅战史,会发现红军几乎就是一招,用少量兵力伪装造势,吸引国军分散兵力,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找落单的国军,一次就打你一个师,甚至只打你一个旅,保证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多打少,处于绝对的优势。打完了,迅速转移,找机会再打下一仗。
再比如国军王牌主力整编七十四师,号称一个营就能打我军一个师。但被粟裕用五个纵队围着打,局部形成5打1,仅三天时间就全歼了,别的国军赶过来救援都来不及。
集中优势兵力,各个歼灭敌人,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,是我军常胜的法宝之一。
集中兵力的前提,是知道战略目标是什么,懂得取舍,如果什么地方都不想放弃,什么机会都想抓住,结果就是兵力越来越分散,这里投一点,那里投一点,再多的兵力也架不住分散,最后处处被动,处处挨打。
比如,解放战争的头四个月,解放军主动放弃城市105座,国军虽然占领了解放区很多地方,但占地越多,就不得不分兵把守,兵力越来越分散,从而给我军创造了集中兵力,各个歼灭的机会。
战略目标的意义,在于告诉我们该追求什么,同时又必须放弃什么。
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,都会遇到选择题,有些还挺重要,此时,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办,内心迷茫,不妨多想想,你的战略目标是什么?
有了战略目标,就知道该往哪里集中资源和精力,又该放弃那些小利的诱惑,坚持走在正确的方向上。
毛教员曾说:“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军事书,任何一个比较聪明的军事家,而且无论古今中外,无论战略战术,没有不反对消极防御的。只有最愚蠢的人,或者最狂妄的人,才捧了消极防御当法宝。”
最好的防御,是在对手还没进攻前,就采取主动攻势,破坏对手的进攻策略。
在交易中,我们用策略来应对股价的不确定波动,等着股价往我们预设的网里钻,而不是被股价勾引着来回转。那种被套死扛,天天祈祷股价上涨的行为,是最被动的。
“胜可知,而不可为”,是说实力强弱有先定之数,事先就可以估计出来,不是临时能造出来的;而“胜可为也”,是说投入战斗,才见分晓,在实际战斗中,实力发挥还大有余地。
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,作之而知动静之理,形之而知死生之地,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。
所以,分析敌情以了解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,挑动敌军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,佯动示形以了解敌人地形的有利不利,战斗侦察以了解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。
对手之虚实,一试便知。股价的趋势,也要试错才知。
我们看到的趋势,是已经发生的;让我们赚钱的,是买入后的未来的趋势。当买入后,迅速赚钱,则我们是顺势的;当买入后,开始亏钱,则我们是逆势的。股价是唯一的裁判。
经常有人问:你怎么这次是突破新高买,下次又是突破均线买,后面又是跌到支撑位企稳买?怎么都是突破,这只股票你买,那只又不买?
买点,是灵活多变的,不同的行情,对公司和市场的认知不同,我的买点都不太一样。但内在的心法是:“轻仓试错,浮盈加仓,截断亏损,让利润奔跑。”只要不违背这一心法,就不会有大错;相反,不管你买点选的多么精妙,只要违背了这一心法,迟早就会吃大亏。
学我者生,像我者死。简单机械的模仿,大多都会失败,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。
交易也是一样。股价波动哪里有什么规律呢,当一个规律被发现,也就是失效之时。突破买入之所以有效,是因为很多假突破存在;如果每个突破都是真突破,所有人都知道,那谁会卖呢?
作为交易者,也应该顺应市场的变化,不要有多空偏见。当你对市场有观点时,市场迟早会利用你的观点打败你。
九、兵以诈立
交易中,若遇到震荡行情,代表多空分歧巨大;刚开始震荡时,大众都很兴奋,情绪还停留在牛市。随着震荡持续,来回拉锯反复折磨,大众情绪越来越低落,成交量越来越低迷。
当股价第四次冲击箱体上轨或下轨,必须重视,越往后,往上或往下突破的概率越大。
简单说,震荡时间越久,遇到突破越要重视,其成功率越高。
——————
关键词:孙子兵法
河南都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:郑州市高新区管委 会创业中心。
赵传慧 13383837283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