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日报报道都赢粮食银行老用户凤台粮食银行、淮海粮食银行、三泰粮食银行。
正在我省太和、怀远、凤台等地试点的“粮食银行”,不但减少粮食产后损失,而且以金融业的运营模式盘活粮食资源,增加农民收入。
8月21日,天气不错,太和“三泰小麦储兑所”负责人高伟一早就下乡收粮食了。
在宫集镇,按照每斤1.21元的价格,农民杨广琴将2万多斤小麦“卖”给了高伟,收取的却非现金,而是一本名为“粮食存折”的本子,上面记录着存粮日期、数量等信息。
“只是把小麦存在了这家公司,并不是卖掉。要用钱时随时支取现金,也可以取回同等数量的粮食。”杨广琴说,她选择的是活期形式,因此价格并不随行就市,可以获得每斤小麦每年6分钱利息。“平时还可凭‘存折’到收储点兑换农资,就跟把粮食存进银行一样。”像银行的“三泰小麦储兑所”,被当地农民称为“粮食银行”。
像存钱一样存粮食少了烦恼还能获利
“存粮可以选择活期、定期、分红或入股等形式,由于形式不同,获得收益的方式也不同。”高伟说,相同的是,这些粮食都有了更理想的储存渠道。
“农村一个普遍的问题,是很多农户晒粮难和存粮无场所、无技术、不安全。”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说,每年储粮不当造成的损失惊人。为此,很多农民收粮后马上销售,又因价格不理想而损失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,是国有粮仓闲置,龙头企业因缺资金无法收粮,影响生产。“粮食银行”引入金融概念,将两者对接互惠。
在太和县三堂镇,农民王攀给记者算了笔账:他家今年收获近1万斤小麦,如果按自家存储2%的损耗率和1.21元/斤的市价,存在“粮食银行”可减少损失200多元。
2013年6月底,凤台“粮食银行”投入运行。在凤台县刘集乡种粮大户李志看来,“粮食银行”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防止“卖亏”。“今年7月份,我存了20万斤小麦,当时价格是每斤1.2元,现在每斤1.21元,账面盈利2000元。”李志说。
“去年,三泰通过代储为农民挽回损失超过180万元,农民存粮的利息收入超过100万元。”高伟说。
“粮食银行”同样获益。“利用存储粮食生产,以实物负债代替现金负债,省去了部分银行贷款,增强了企业资金周转能力和市场竞争力。”三泰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祝跃华深有体会。
与“三泰”相比,凤台“粮食银行”除了由政府扶持创办外,在金融功能上走得更远。其引入现代金融理念,赋予“粮食存折”的金融功能,更进一步地盘活了粮食。目前,凤台县“粮食银行”已布设各类服务网点73个,还有更多的网点在布局中。“凭‘粮食存折’,在供销部门物品兑换点,烟酒、日杂、百货、农药、化肥、种子、家电等都能直接兑换。”李志说,甚至到凤台县乐天玛特超市,也能“刷卡”。
(来源:安徽日报)
——————
关键词:粮食银行
河南都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:郑州市高新区管委 会创业中心。
赵传慧 13383837283
